5. 空間與位置 #
前一章曾提到過,學會控制空間就學會排版了!Knuth 教授在他的 The TeXbook 一書中也曾形容使用 \(\TeX\) 排版的情形:一個版面就像一個含有膠水(glue)的頁面,然後每一個要排版的內容就是各種不同的 box,在這些 box 還沒有固定正確位置時,都是可以移動的(膠水還沒有乾),一旦排版完成,膠水就乾了,於是每個 box 的位置就固定無法再移動了,除非又從頭再來。
一個字母、一個單字、一個句子、一個段落、一個符號、一個圖形、一個表格都可能構成一個 \(\TeX\) 的 box,甚至 box 中還有 box 的情形。這章想討論的,就是這個 box 如何安置他們到正確的位置,讓每個 box 之間的空間都能達到恰到好處,所以,到底是在控制 boxes 的屬性、位置,還是調整 glue 的空間,就看各位怎麼去看待了(請注意,box 不一定是可見的!在 \(\TeX\) 裡頭,glue 是可以調整的。)。
我們前面所討論到的英文句點後空白的調整、italic correction、\linespread
及 \parindent
這些都是在調整 glue。通常,在 \(\LaTeX\)
系統裡頭,指定單位常常不會是絕對固定的,會視情形做小限度的自動微調,這是版面空間配置上的需要。
5.1 LaTeX 中使用的度量單位 #
要精確描述和調整 \(\LaTeX\) 中的空間及位置,我們必需要有個標準的度量單位。以下都是在 \(\LaTeX\) 常會用到的單位。這裡有絕對單位及相對單位之分,除非必要,不然,一般是建議使用相對單位,原因是,他會隨著文稿字型大小改變時跟著做適當的調整。當然,在很講求精確、固定大小的顯示時,就得使用絕對單位了。
這裡如果是閱覽 HTML 格式版本,請另參考 PDF 格式版本,以免表示上失真。以下表格中所畫出來的長度僅供參考用。
5.1.1 絕對單位 #
Image a-units
這裡要注意的是 \(\TeX/\LaTeX\) 系統中所謂的點(point),指的是一般的 printer point,也就是 $ 1/72.27$ inch,但在 Adobe 的規格中,例如 POSTSCRIPT 語言中的所謂點,他是 big point,等於 $ 1/72$ inch(小數點的部份捨去了),會比一般的 print point 稍微大一點點。
5.1.2 相對單位 #
Image r-units
在 \(\TeX\)
裡頭所謂的 em,其實,精確而言是指在 Knuth 教授設計的 Computer Modern 字型裡頭的 em-dash 的寬度,由於字母 M 實際上是包在字型上所謂的 em-square 假想方格中,而 em 所指的寬度是指這個 em-square 的寬度,但字母 M 本身並不全佔有這個 em-square,因此這樣就會造成差異了。所以以字母 M 的寬度來說明的話容易有疑義。
\(\LaTeX\)
有個指令 \quad
這就是產生一個正確 em 的寬度的空白,所以在 Knuth 教授的 The TeXbook 中,說明 em 就直接說他是一個 `quad' 的寬度。
5.2 版面大小 #
我們對於所能控制的一整張紙的範圍都可以稱為版面。當然,我們的內文(body)並不是佔滿整張紙的範圍,上下左右都會留有一定的空白。小時候在宣紙上練習寫毛筆,老一輩的都會要我們留「天地」,這就是指內文四周的空白,除了視覺上的理由,大概也是人生的哲理吧?:-)
在編輯上,也有人稱內文(body)的部份為「版心」或「版口」,四周的空白部份,則稱為「版邊」。突破版心、版邊的設計,就稱之為「出血」,例如,以背景圖佈滿整張紙當做是背景的場合,以這個背景圖而言,就無所謂版邊了。但這在 \(\LaTeX\) 通常是不會有這種情況出現,除非特意去指定內文和紙張大小同樣範圍。
當然,在內文以外的空白,也並非全是空白,他包含了頁足(footer),頁眉(header)及邊註(marginal note)的部份,記載關於頁數、註解等資訊。
5.2.1 版面圖解 #
這裡所謂的紙張大小,指的是 paperwidth 和 paperheight 所圍成的範圍,並非實際上手上拿到的紙張大小,實際在手上的紙張通常會略大於我們這裡的所謂紙張,所以,正式列印時,還需做微調或截切才會是真正的這裡所謂的紙張大小(版面大小)。
這是 10pt 內文大小,如果不指定紙張的話, \(\LaTeX\) 預設會使用美式 letterpaper 的大小,如要使用歐、日式的 a4paper 的話,要另行指定。我們可以稍微看一下 \(\LaTeX\) 預設是如何安排版面空間的。其中 Header(頁眉)、Footer(頁足)及邊註的空間是不含括在內文 Body 裡頭的,這裡是只是單面的圖,如果是雙面的話,那偶數頁和奇數頁的邊註是要左右對換的,也就是說這個圖是奇數頁,偶數頁的話,邊註是在左邊。
這裡我們來看一下這些值所代表的意義:
指令(值) | 意義 |
---|---|
\paperwidth | 紙張的寬度 |
\paperheight | 紙張的高度 |
\textwidth | 內文(body)的寬度 |
\textheight | 內文(body)的高度 |
\headheight | 頁眉(header)長度 |
\headsep | 頁眉與內文間的距離 |
\footskip | 內文底至頁足底之距離 |
\topmargin | 頁眉上方的空白 |
\marginparwidth | 邊註的寬度 |
\marginparsep | 邊註與內文的距離 |
\marginparpush | 兩邊註間距 |
\oddsidemargin | 內文左邊的空白大小 |
\hoffset | 微調版面在實際紙張的左右位置 |
\voffset | 微調版面在實際紙張的上下位置 |
\hoffset
及 \voffset
就是在調整版面在實際紙張上的正確位置,這樣印出來的時候才會在實際紙張的中央。
頭昏了嗎?這很正常,因為 \(\LaTeX\)
的版面設定對初接觸的人來說,是惡名昭彰的困難、麻煩,因此這裡不多談他的設定,剛開始實在沒有必要把時間花在這個地方。如果實際想調整版面,建議使用 geometry
套件。舉個例子,想讓各邊緣是 2cm 就好,那只要在 preamble 區設定:
\usepackage[margin=2cm]{geometry}
就可以了,如果以 12pt 大小的字,a4paper 紙張大小的設定的話,以中文而言,大約是每行 40 個中文字,這是內文的寬度。可以視情形自行調整 margin 的值就行了。我們很希望,下一版的 \(\LaTeX\) 能對這方面做改善,以方便使用者設定。
5.2.2 紙張大小 #
紙張 | 大小 | 紙張 | 大小 |
---|---|---|---|
a4paper | 21x29.7cm | letterpaper | 8.5x11in |
a5paper | 14.8x21cm | legalpaper | 8.5x14in |
b5paper | 17.6x25cm | executivepaper | 7.25x10.5in |
至於如何指定紙張大小,這裡先簡單說明一下這篇文章的設定,談到 \(\LaTeX\) 的文稿類別時會再詳細說明。
% 本文的設類別設定
\documentclass[12pt,a4paper]{report}
所以,這篇文章使用的是 a4paper,內文字型的大小是 12pt。方括號的參數是選項,可以省略,如果省略的話,預設值就是 10pt/letterpaper。
5.3 調整橫向空間 #
這裡的橫向空間,例如 ~
這單字間正常空白,及 \quad
這個 em 寬度空白,都是在調整橫向的空白。但如果是要更大、或更小的空白時該如何調整呢?底下我們就來看看 \(\LaTeX\)
中有什麼控制指令可以運用:
5.3.1 調整橫向空間的指令 #
指令 意義 \hspace{單位} 向右空出某個度量單位的空白,如果是負數,則是向左 \hfill 讓左右兩旁的文字往兩邊擴張至一個行寬為止 \quad 空出一個 em 單位的空白 \qquad 空出二個 em 單位的空白 \thinspace 空出 $ 1/12$ 個 em 單位的空白 \enspace 空出 $ 1/2$ 個 em 單位的空白 \dotfill 作用和 \hfill 相同,只是空白變成點 \hrulefill 作用和 \hfill 相同,只是空白變成一橫線 \centering 此指令以後的文字將會居中排列,左右沿將不切齊 \raggedright 此指令以後的文字將會居左排列,右沿將不切齊 \raggedleft 此指令以後的文字將會居右排列,左沿將不切齊 \centerline{} 將大括號內的文字居中排列 一行的行首使用 \hspace{單位} 時將會失效,這時可以加個星號,例如 \hspace*{3em}。
在使用 \centerline{} 的場合,對於短文句很方便,因為他不會影響以下的文字,但他也不會折行,甚至加入換行符號也無效。所以如果文句長度超過一行的行寬,他會超出邊界,甚至就首尾的文字就看不到了。
其中 \thinspace 又可以使用簡化的 , 來代替,主要是用在引號中又有引號的情形,通常這種情形,兩引號之間要有個間隔,以便區分,例如:
``,`Superman', he said.'' 表現出來會是:
Image superman 這樣才能區分出不同引號,否則會變成一個連三個 grave accent 的引號。請注意,由於這個指令是由非字母符號構成,所以,他的作用範圍在遇到符號本身後就結束了,後面不必空白或以大括號來限制其作用範圍,就好像曾提到過的 @ 一樣的情形。
5.3.2 調整橫向空間的環境 #
\begin{center}...\end{center} % 讓這個環境內的內容置中
\begin{flushleft}...\end{flushleft} % 讓這個環境內的內容靠左
\begin{flushright}...\end{flushright} % 讓這個環境內的內容靠右
\begin{raggedright}...\end{raggedright} % 讓這個環境內的內容靠左,右沿將不切齊
\begin{raggedleft}...\end{raggedleft} % 讓這個環境內的內容靠右,左沿將不切齊
進入環境,和上一節提到的指令,兩者有什麼不同呢?最大的不同是,這可以方便的指定一個範圍的文句讓他作用,而不會影響環境以外的文句。其次,進入環境,縱使和上下行連在一起,沒有空出空白行,他也會自動的在上、下行空出個空白行出來,使用指令的話則不會。
咦!這裡怎麼又有個 raggedright
及 raggedleft
?原來他也是可以當環境來使用。由於這兩個指令會使以下的內容的左、右沿不切齊,因此使用上要非常小心,除非本來就想讓內文的左、右沿不切齊,否則,最好是使用有範圍限制的方式。當然,如果這兩個指令是用在某個其他環境範圍內,他的作用也將僅限於這個環境內,不會影響這個環境外的文句。
5.3.3 引文環境 #
引文通常就是引用他人的文句,在引文的段落,兩旁都會出現內縮的情形,以便和正文相區隔,這也是一種空間的配置,可增加文章的易讀性。在 \(\LaTeX\)
裡頭有三種引文環境:quote
, quotation
, verse
。這三者看起來很像,但有些微的差異。
環境 適用時機 特性 quote 較短的短引文 每個段落第一行不內縮 quotation 多個段落的長引文 每個段落第一行會內縮 verse 詩歌、詞引文 每個段落的第一行不內縮,但第二行起會內縮 在 verse 的情形,通常會使用 \ 來換行以便控制每一行的寬度。而且段落間距將不受外在設定的影響,其中 quote 和 verse 環境會預插入適當的段落間距,而 quotation 環境則不會。
底下我們來看看調整橫向空間的一個綜合實例:
% example11.tex
\documentclass{article}
\usepackage{CJK}
\begin{document}
\begin{CJK}{Bg5}{hwmm}
\section{hspace}
\hspace*{2em}這是一個橫向空間調整的測試。\\
這是一個\hspace{2em}橫向空間調整的測試。\\
這是一個 \hspace{2em} 橫向空間調整的測試。
\section{hfill}
這是一個\hfill{}橫向空間調整的測試。
\section{quad}
這是一個\quad{}橫向空間調整的測試。\\
這是一個 \quad{} 橫向空間調整的測試。\\
這是一個\qquad{}橫向空間調整的測試。
\section{dotfill}
這是一個\dotfill{}橫向空間調整的測試。\\
這是一個 \dotfill{} 橫向空間調整的測試。
\section{hrulefill}
這是一個\hrulefill{}橫向空間調整的測試。
\section{center}
\begin{center}
這是一個橫向空間調整的測試。
\end{center}
\section{flushleft}
\begin{flushleft}
這是一個橫向空間調整的測試。
\end{flushleft}
\section{flushright}
\begin{flushright}
這是一個橫向空間調整的測試。
\end{flushright}
\section{quote}
這是節錄自伊索寓言的節錄故事:
\begin{quote}
An antwent to the bank of a river to quench its thirst, and
being carried away by the rush of the stream, was on the
point of drowning.
A Dove sitting on a tree overhanging the water plucked a
leaf and let it fall into the stream close to her. The Ant
climbed onto it and floated in safety to the bank.
\end{quote}
\section{quotation}
這是節錄自伊索寓言的節錄故事:
\begin{quotation}
An antwent to the bank of a river to quench its thirst, and
being carried away by the rush of the stream, was on the
point of drowning.
A Dove sitting on a tree overhanging the water plucked a
leaf and let it fall into the stream close to her. The Ant
climbed onto it and floated in safety to the bank.
\end{quotation}
\section{verse}
這是節錄自伊索寓言的節錄故事,這是節錄自伊索寓言的節錄故事,%
這是節錄自伊索寓言的節錄故事,這是節錄自伊索寓言的節錄故事:
\begin{verse}
An antwent to the bank of a river to quench its thirst, and
being carried away by the rush of the stream, was on the
point of drowning.
A Dove sitting on a tree overhanging the water plucked a
leaf and let it fall into the stream close to her. The Ant
climbed onto it and floated in safety to the bank.
\end{verse}
\section{centering}
\centering
這是一個橫向空間調整的測試。\\ % 這裡要換行,否則會是 \raggedright 的作用
\raggedright
\section{centerline}
\centerline{這是一個橫向空間調整的測試。}
\section{raggedright}
\raggedright
這是一個橫向空間調整的測試。
\section{raggedleft}
\raggedleft
這是一個橫向空間調整的測試。
\end{CJK}
\end{document}
編譯好的結果如下:
http://edt1023.sayya.org/tex/latex123/example11.tex http://edt1023.sayya.org/tex/latex123/example11.pdf
要注意是指令前後的空白,像 \hspace
, \dotfill
, \hrulell
這類指令,指令前後空白都會算進去的。\quad
, \qquad
這類指令,則後面的空白也是會算入的。另外,由例子中可以看出來,一個 em 的寬度,大約是一個中文字的寬度,所以,我們預設使用 10pt 的字,這個 em 寬度就相當於 10pt 的寬度,所以,我們在第一行插入了 2em 寬度的空白,也就好像是內縮了兩個中文字一樣。
5.4 調整縱向空間 #
\vspace{單位} 向下空出某個單位的空白(行),負數則是向上 \bigskip 產生 12pt(11-12pt)的垂直空白(行) \medskip 產生 6pt(5-7pt)的垂直空白(行) \smallskip 產生 3pt(2-4pt)的垂直空白(行) \vfill 和 \hfill 類似,作用是將某段落向上頂,或往下擠 \parskip單位= 調整全文每個段落間的距離為某個單位
其中的 \bigskip, \medskip, \smallskip 並非固定的,他們會視上下文脈絡的需要自動做微調,以達到一整頁較一致的空間配置。\vspace 如果是出現在一頁的第一行或最後一行時,將會失去作用,這時可以加個星號,\vspace*{單位}。
為了維持版面的一致性,使用縱向空間調整的指令時要特別留意,例如章節標題上下的空間、各段落間的空間,進入環境前後所空出的空間,這都有一個固定值, \(\LaTeX\) 會自動去調整,不必由使用者自行動手,除非是封面這種單獨頁。所以,使用縱向空間調整指令時,要非常注意整體的一致性,這也是排版上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則。
這裡舉這篇文章的內頁封面為例來綜合說明,橫、縱向空間的運用。還記得第 4.3 節的 title page 的指令嗎?其實我們也可以自行設計一個獨立的內頁封面,使用的是 \(\LaTeX\)
本身的 titlepage
環境。這裡的圖檔引用是我們還沒有學習到的,沒關係,只要大原則抓住就行了。
% example12.tex
\documentclass[12pt,a4paper]{report}
\usepackage{CJK} % 引入所需要的 packages
\usepackage{graphicx}
\begin{document}
\begin{CJK}{Bg5}{hwmm}
\begin{titlepage} % 使用 titlepage 環境
\vspace*{5ex}
\begin{flushright} % 大標題靠右
\Huge\textbf{大家來學 \LaTeX}
\end{flushright}
\rule{\textwidth}{.256ex}
\begin{flushleft} % 版本號碼及日期靠左,和大標題之間以一橫線隔開
Version 0.1 draft\\
\today
\end{flushleft} % 圖檔位於中央偏左
\vspace{8ex} % 空出 8ex 的垂直空間
\hspace{2em}\includegraphics[scale=.75]{cover2.1} % 引入圖檔,並將這個
\vspace{8ex} % 圖檔橫向右移 2em
\begin{flushright} % 作者資訊靠右
By Edward G.J. Lee 李果正\\
Email:\texttt{edt1023@info.sayya.org}
\end{flushright}
\end{titlepage}
\end{CJK}
\end{document}
由於配合版面的問題,其中有一些數據有更動,而且也省略了一些我們還沒有學習到的 packages,但大結構則和原始文稿一樣。所以,和這篇文章的 PDF 格式比較會發現,大標題的字體小了一點,而且沒有顏色,也沒有超連結。
使用 titlepage 環境後,在 report/book 文稿他會自成一沒有頁數的單獨頁,在 article 類別,因為會和內文連接,所以,在選項的部份要多加一個 titlepage 的選項。另外,在 titlepage 裡頭就不能再使用 \title
, \author
指令了,在本文的地方也不必再下 \maketitle
指令。
編譯好的例子如下:
http://edt1023.sayya.org/tex/latex123/example12.tex http://edt1023.sayya.org/tex/latex123/example12.pdf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,引入圖檔要使用 graphicx package(這是最常用的,也有其他的方法來引用),引入的指令是 \includegraphics,這個我們會在第 9 章會討論,在這裡我們把圖檔縮小成為原圖的 75%,否則整個封面會超出一頁。這個圖檔是由 MetaPost 檔案所編譯而來的,他是一種 eps 圖檔(簡單的說,是含有邊界數據去除不必要周圍空白的 ps 檔,方便引入或輸出至文稿中),編譯的方法如下:
mpost cover2.mp 這樣就會產生 cover2.1 這個 eps 圖檔,這樣就可以直接引入了。他的原始碼及 eps 圖檔在:
http://edt1023.sayya.org/tex/latex123/cover2.mp http://edt1023.sayya.org/tex/latex123/cover2.1
5.5 條列環境 #
條列環境也是屬於一種空間的控制,他把一些文字按一定的方式來排列,條列環境中一些起頭的符號、文數字或字串,我們稱之為項目標籤(item label),利用這些不一樣的排列位置及不一樣的項目標籤起頭來敘述文句,就可以達到醒目的作用。這是以章節分隔以外,相當常用讓內容一目了然的方法,建議多多利用。請千萬記得,環境中還可以有環境,而且以下三種的條列方式可以混合交叉使用。
5.5.1 項目式條列環境(itemize) #
這是以符號來起頭醒目的一種條列方式。例如:
\begin{itemize}
\item 第一大項,這裡是第一大項。
\item 第二大項,這裡是第二大項。
\begin{itemize}
\item 第一小項,這裡是第一小項。
\item 第二小項,這裡是第二小項。
\end{itemize}
\item 第三大項,這裡是第三大項。
\item 第四大項,這裡是第四大項。
\end{itemize}
排版出來會變成:
Image itemize
5.5.2 列舉式條列環境(enumerate) #
這是以數目字或字母或羅馬數字來起頭醒目的條列方式。同樣的例子,改成 enumerate
的話,會排版成:
Image enumerate
5.5.3 敘述式條列環境(description) #
這是以一個簡短文字敘述來起頭醒目的條列方式。再把他改成 description 的話,他是以粗體文字來起頭醒目的,這些文字要用方括號括住。
\begin{description}
\item[第一大項] 這裡是第一大項。
\item[第二大項] 這裡是第二大項。
\begin{description}
\item[第一小項] 這裡是第一小項。
\item[第二小項] 這裡是第二小項。
\end{description}
\item[第三大項] 這裡是第三大項。
\item[第四大項] 這裡是第四大項。
\end{description}
排版出來的結果是:
Image description
要注意的是,不管哪一種的條列環境,每個項目(item)的文字敘述會自動折行,這相當方便,使用者只要把條列的結構弄妥,專心打每個項目的內容就成了。而且,如果使用方括號括住一些字元、字串或符號,那帶頭的標示將會是這些字元、字串或符號,如果是列舉式的條列方式,那麼有方括號的將不被編號,會自動跳過,編號順序則會自動順延。
5.6 線框 #
線框在排版上佔有一定的地位,因為他可以區隔不同的空間,也可以讓某些部份突顯出來。但是,過多的線框也是會有喧賓奪主的不好副作用,使用上可能要適可而止。這裡我們要談的是單純的線框,表格也是線框的一種應用,我們將會在第 9 章,再來談表格的處理。
5.6.1 直線(rule) #
直線也是屬於方框的一種,就是一個實體長方形,只不過,他的高或寬(線的組細)只有一點點,所以,看起來就一像直線罷了。
\rule[上下位置(單位)]{寬}{高} 寬及高應不必多做解釋,那個上下位置是什麼呢?這個上下位置是和基線(baseline)在比較的,如果沒有指定,那就是在基線的位置,如果有指定,就依正負值調整和基線的相對位置,正值由基線向上調整,負值則由基線向下調整。這裡來看個個實例就瞭解了:
% example13.tex
\documentclass{article}
\parskip=3pt
\parindent=0pt
\begin{document}
This is a line. % 畫高 1pt 寬 3cm 的橫線。
\rule{3cm}{1pt}
\rule[1ex]{3cm}{1pt}
\rule[-1ex]{3cm}{1pt}
\rule{1pt}{3cm} % 畫高 3cm 寬 1pt 的直線。
\rule{3cm}{0pt}TEST. % 把 TEST 向右推 3cm。
\rule{2cm}{3cm} % 畫高 3cm 寬 2cm 的實體方框。
\textcolor{blue}{This is color lines.}
\textcolor{red}{\rule{3cm}{1pt}} % 有顏色的線框。
\textcolor{green}{\rule[1ex]{3cm}{1pt}}
\textcolor{blue}{\rule[-1ex]{3cm}{1pt}}
\end{document}
編譯好的例子在:
http://edt1023.sayya.org/tex/latex123/example13.tex http://edt1023.sayya.org/tex/latex123/example13.pdf
由例子中可以看得出來,這個畫線指令並不是單單縱、橫畫線而已,靈活運用的話,可以做出許多不同的效果,例如方條圖之類的。
5.6.2 文字底線(underline) #
有時候我們希望在書寫文字的同時,也在其下畫線。
\(\LaTeX\)
有現成的指令可以使用,那就是 \underline{文字}
,會在文字底線的部份同時畫上線條。當然,使用上常常會和現在的橫線搞混,因此使用時要特別留意整個頁面上是否已經存在了許多橫線。
5.6.3 方框(box) #
這裡主要指的文字方框,繪圖上的一般框形在第 9 章時再來討論。這一章的開頭就已談到,整篇文章是由一個個的 box 所構成的,這裡的方框則是一個典型的 box,他的地位,當然是和前面所說的 box 一樣, \(\TeX/\LaTeX\) 會把他視為一個單一的字母來處理。
我們先來看看最簡單的方框的指令:
指令 意義及作用 \frame{文字} 將文字內容以可見的方框框住,方框和文字間沒有間距 \fbox{文字} 將文字內容以可見的方框框住,方框和文字間有一定間距 \mbox{文字} 作用和 \fbox 同,但方框不可見 以上的指令都可以形成方框文字。
方框也有可以調整的指令:
指令 意義及作用 \framebox[寬度][對齊方式]{文字} 與 \fbox 同,但可指定寬度及對齊方式 \makebox[寬度][對齊方式]{文字} 與 \mbox 同,但可指定寬度及對齊方式 這裡的寬度指的是方框的寬度,不指定的話,作用就如同 \fbox 及 \mbox 一樣,以包住整個文字範圍為寬度,由於我們不容易測知文字內容的寬度有多少,因此寬度的指定可以使用下列相對單位的方式:
寬度 作用 \width 這個寬度就是 \fbox 圍住時的方框寬度 \height 這是正常基線至框頂的高度 \depth 這是正常基線至框底的高度 \totalheight 這是 \height 和 \depth 之總和 例如,我們指定 2\width 他的意思就是以 \fbox 包住此文字內容時,其方框寬度的二倍寬。參數裡頭的對齊方式,可有下列幾種:
對齊方式 作用 c center,文字位於方框中央,這是預設值 l flushleft,文字位於方框左方 r ushright,文字位於方框右方 s stretch,文字平均分分布於方框中 不指定的話,當然就是位於方框中央位置了。我們也可以指定可見方框的線的粗細,及方框和文字間的間隔距離:
指令 作用 \fboxrule=單位 指定方框線條粗細 \fboxsep=單位 指定文字和框緣的間距 請注意,這不會影響 \frame{}。如果想特別的置放方框的位置,也可以使用 \raisebox 指令:
\raisebox{上下位置(單位)}[深度][高度]{文字內容} 這裡的上下位置的意義和 \rule 指令裡頭的一樣,只不過,這裡的上下位置一定要指定,沒有預設值,不指定會編譯錯誤。請千萬記得,方框中當然是還可以有方框的。我們現在就來看一個綜合的實例:
% example14.tex \documentclass{article} \parskip=3ex \parindent=0pt \begin{document} \frame{This is frame.} \mbox{This is mbox.} \fbox{This is fbox.}
\framebox{This is a framebox with no argumant.}
\framebox[1.5\width]{This is a framebox.}
\framebox[1.5\width][l]{This is a framebox with \texttt{l}.}
\framebox[1.5\width][r]{This is a framebox with \texttt{r}.}
\framebox[1.5\width][s]{This is a framebox with \texttt{s}.}
This is baseline. \raisebox{3ex}[5\height]{This is a raisebox which lift 3ex.}
This is baseline. \fbox{\raisebox{-3ex}[5\height]{This is a raisebox which lift $-$3ex.}}
\fboxrule=1.5pt \fboxsep=8pt \framebox[1.5\width][s]{This is a framebox with \texttt{s}.} \end{document} 這應無需多加解釋,編譯好的例子在:
http://edt1023.sayya.org/tex/latex123/example14.tex http://edt1023.sayya.org/tex/latex123/example14.pdf
5.6.4 段落方框 #
另外,也有用於段落文字的方框,可以控制某個段落出現在某特定的空間、位置。我們常常把這種安排稱為迷你版面,把版面內容置於一個不可見的方框當中,當然,這個方框和一般的 box,例如字母,仍然處於同樣的地位, \(\LaTeX\) 會把他當成一個字母單位來處理。
\parbox[對齊方式][高度][內文位置]{寬度}{文字內容}
\begin{minipage}[對齊方式][高度][內文位置]{寬度} 段落內容 \end{minipage} 這裡的第一個選擇性參數「對齊方式」:
t top,段落方框的上沿對齊一行的基線 b bottom,段落方框的下沿對齊一行的基線 c center,段落方框的中央對齊一行的基線,這是預設 \parbox 指令通常用於較短的文字內容,如果是較長的段落,那使用 minipage 環境會比較方便。這些段落方框和上面所談到的一些方框最大的不同是,段落方框本就是用來排版小段落文句,因此他會和一般正常文章段落一樣的處理,例如他會自動斷行,碰到空白行也會起新段落,但各段落預設是不縮排的,而且,在安排上會比一般的段落緊湊,一些邊緣的間距會縮減成 0pt。
高度不去指定的話,那就是以整個版面經斷行處理後,整個文字段落所形成的高度。至於內文位置指的也是 t, b, c 這些,意思是文字段落在方框內的上下位置,當然,這要有指定方框高度時才會有意義,因此,「內文位置」和「高度」是要同時指定的,要非常注意的是,如果指定了高度,但沒有指定內文位置,則預設是等於前面使用的「對齊方式」所指定的參數。
這些參數的使用會有些煩複,但這是彈性所帶來的「必要之惡」,不必去死記,只有在第一次接觸時把他搞清楚就夠了,實際要用到時再來查他的詳細參數,常用的指令、環境,大概多查幾次就自然而然的記起來了。